所在位置:
抵御洪水来袭 保障卫河安澜——卫河干流治理工程发挥显著防洪减灾效益
时间:2023-09-07 17:17:49 来源:中国水利报
打印
     

 

 

沿着卫河堤防一路疾驰,在卫河干流淇门至徐万仓200多千米的河段上,一座座工程拔地而起,工人们在作业区域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节制闸、排涝闸、退水闸、分洪闸堰、穿堤涵闸等工程点密布,与险工、堤防、生产桥等共同筑牢卫河两岸人民生命安全“底线”。

随着一项项节点工程的完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卫河干流(淇门—徐万仓)治理工程(以下简称“卫河干流治理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已初步发挥工程设计功能和效益。

应对洪水考验  发挥工程治理效益

今年汛期,受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洪水接踵而至,响应不断升级。7月27日12时,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以下简称“漳卫南局”)启动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28日18时,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卫河流域迎来强降雨过程,普降大到暴雨,形成超警洪水。正在建设中的卫河干流治理工程首次经历洪水考验。

“要坚决贯彻落实李国英部长和海委会商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汲取‘21·7’洪水教训,落实落细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和各项启用措施,坚决打赢防汛减灾这场硬仗。”在卫河干流治理工程防汛会商会上,漳卫南局副局长、卫河干流(淇门一徐万仓)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卫河建管局”)局长杨士坤提出要求。

严峻形势下,卫河干流治理工程启用已具备调度条件的工程,发挥挡水防洪和泄水排涝作用,牢牢筑起防御暴雨洪水的安全防线,最大程度保障了卫河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卫河干流治理工程目前已建设水闸8座,治理穿堤涵闸(管) 372座。”卫河建管局副局长兼总工赵宏儒介绍,“我们根据海河水利委员会和当地政府的调度预案,合理调度各项工程,确保洪水安全下泄,已建成的部分工程在汛期发挥了显著效益。”据了解,新建盐土庄和小河口节制闸安全过水行洪,长虹渠退水闸、浚内沟排涝闸、民丰沟上下口闸启用进行排涝挡水,菜园闸、红卫沟闸、硝河闸、志节闸、浚内沟闸等穿堤建筑物共启闭100余次,有效发挥挡水防洪和泄水排涝作用。此外,治理完成的372座穿堤涵闸(管)助力消除防汛隐患,各项工程的有序运用,发挥了显著的防汛减灾效益。

卫河建管局质安处处长杨利江列出一组数据,今年同卫河流域“21· 7”洪水相比,卫河淇门水文站最高水位相同流量时水位降低0.78米,五陵水文站水位同比足足下降1.07米。

水位下降1米多,河道过水明显通畅,行洪能力显著提升,这得益于卫河干流治理工程的清淤治理工作。

工程治理前,海委管辖的卫河、共产主义渠河道没有控制性工程,大部分穿堤建筑物存在标准低、质量差、建筑物损坏等问题,而且淇门以下卫河干流河道安全行洪能力、排涝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控制卫河洪水。卫河建管局常务副局长张同信说:“在今年汛期来临前,我们就完成了卫河河道的清淤工程,对卫河河道主槽清淤扩挖总长度60.64千米,大大提升了卫河行洪能力。”

行驶在卫河大堤,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沿河延伸,道路平坦开阔,两旁植被葱茏、绿意盎然。这是卫河干流治理工程新筑堤防,在筑牢人民群众安全防线的同时,也为当地新增了一道风景线。

据介绍,以前卫河、共产主义渠堤顶道路大多为土质路面,雨天堤顶通行困难。目前工程已修建堤顶防汛道路110千米,通行条件显著改善,有效保障了汛期巡堤查险、防汛物资和应急抢险车辆通行。此外,工程针对卫河及共产主义渠部分堤防超高不足、险工险段较多、河道安全行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等问题,通过堤防加固、新筑堤防、河道险工治理等措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新筑堤防经历大雨洪水考验未发生任何险情。

扛牢防汛责任  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防汛救灾无小事,安全责任大于天。2023年2月,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视频会议中强调,要全过程落实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措施和责任,确保水利工程安全。4月,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海委主任乔建华一行实地查看卫河干流治理、堤防复建等情况,并提出明确要求。7月至8月,漳卫南局党委书记、局长荆茂涛多次带队检查卫河治理在建工程防汛备汛工作,详细了解防汛责任制落实、度汛预案措施应对等方面情况。

高位部署下,卫河建管局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加强“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细化落实各项举措,全力确保工程建设与安全度汛两手抓、两不误。

汛前编制完成卫河干流治理工程2023年度汛方案和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在小河口节制闸工程建设所在地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防汛演练;组织设计、监理单位联合对在建工程开展安全度汛检查;多次召开防汛联合会商,就防汛工作进行周密安排部署······一项项重要举措接连实施,为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打好基础。

“要加大巡查力度,深入开展拉网式度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紧盯涵闸(管)穿堤建筑物等防汛关键部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要加强与地方协调联动,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互通水雨情信息;提前预置抢险人员、物料、设备,切实做到组织、责任、人员、物资、措施‘五到位’,确保水利工程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杨士坤对工程进行安全度汛检查时指出。

韩利波是工程第八标段的一名巡查员,他和同事负责卫河滑县至老观嘴段工程30千米的巡查任务,每天轮流值班巡查,风雨无阻。

从7月下旬开始,卫河建管局和各参建单位要求停止休假,全员到岗,开展全线巡查。每段堤防、每个涵闸管均有专人负责,各参建单位制定度汛方案,组织巡堤查险落实巡查责任人,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制定整改计划,确保汛前全部整改完成。

7月28日暴雨过后,卫河支流上游多座水库泄洪,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水位猛涨,多个站点出现超警戒水位。卫河建管局选派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专家,深入到浚县、汤阴、内黄、清丰、南乐、魏县、大名、冠县等重点市县的工程现场逐一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为避免洪水过程中在建排水闸、涵闸管理的混乱,减少洪水对沿河涵闸的威胁,卫河建管局结合汛情预报,向工程涉及的6市10县相关部门发函,要求明确卫河在建水闸、涵闸(管)运行状态,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派专人值守,现场密切关注河道内水位变化,及时开启和关闭闸门,防止内涝和倒灌。

随着盘石头水库、小南海水库、彰武水库等多座水库减少下泄流量和停止泄流,卫河干流和共产主义渠水位下降到警戒水位以下,卫河干流治理工程经受住了此次暴雨洪水考验。

加速工程建设   筑牢流域安全屏障

走进小河口节制闸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在脚手架和钢筋网中往来穿梭,浇筑混凝土、绑扎钢筋、切割模板······施工紧张有序。

“小河口节制闸不但工期紧张,而且面临地质条件差等复杂因素制约。我们及时制定应急方案和赶工措施,保证这项重要节点工程在汛期前具备过水条件。”赵宏儒说。

小河口节制闸位于淇河与共产主义渠汇合口下游300米。发生较大洪水时,节制闸将与两岸堤防一起构成防洪屏障,使共产主义渠淇门以上洪水主要经共产主义渠下泄,减轻卫河淇门至老观嘴段防洪压力,保障卫河两岸城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共产主义渠盐土庄附近处,高达24米的盐土庄节制闸映入眼帘,灰白色的七孔闸耸立在古老的共产主义渠之上,展示巍峨雄姿。“目前盐土庄节制闸主体工程已完工,并在汛期发挥效益。配套设施也已完工,进入最后验收阶段。”张同信介绍。

据了解,卫河干流治理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工程量的67%。“卫河建管局坚决贯彻落实水利部、海委和漳卫南局决策部署,错定目标,挂图作战,优化施工组织积极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抢时间。”赵宏儒说,卫河建管局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协调到位、第一时间服务到位,及时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针对少数项目进度滞后的问题,及时督导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对节制闸和穿(破)堤建筑物实行周督促和节点目标管理,加大人员、机械、物资的投入······面对严峻汛情,为了打赢防汛救灾“主动仗”,卫河建管局通过现场督办、增加班组、优化工序等多项举措,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全力推进下,工程建设进入“快车道”。汛前,工程已完成所有河道清淤、险工治理、穿堤建筑物工程;刘庄、阎庙、大刘村、柴湾、牛村5座桥梁已通车;卫河防浪墙、防渗墙、共产主义渠堤防加培完成;刘庄闸仓库、金滩镇仓库建设完成;码头村围村捻工程完成70%;已修建堤顶防汛道路110千米,具备雨天通行条件;长虹渠退水闸已完成堤防恢复和闸门安装,具备挡水作用;浚内沟排涝闸主体工程已完成;民丰沟排涝闸 (上、下口)已完工······新建工程相继具备启用条件,筑起防汛抗洪的“铁壁铜墙”。

“下一步,卫河建管局将全力推进长虹渠分洪闸堰、白寺坡分洪闸堰等工程建设进度,提高河道行洪与排涝能力,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杨士坤说。

经受了暴雨洪水的考验,卫河干流治理工程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随着工程不断加速推进,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上游新的防洪体系逐步构建完善。卫河这条久经历史考验的古运河正在重新焕发“青春”,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来源:《中国水利报》2023年9月1日第5402期  记者:田慧莹、黄风光)

 

 
     
     
     
     
  编辑: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