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凝心聚力促发展 砥砺奋进再出发——漳河上游水利事业发展综述
时间:2023-11-16 10:38:42 来源:海河水利公众号
打印
     

 

 

2023年是根治海河60周年,也是漳河上游局成立三十周年。1993年4月28日,漳河上游局正式成立,对漳河上游108公里水事纠纷多发河段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漳河上游治理管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自成立以来,在水利部、海委的正确领导下,漳河上游局围绕保持漳河上游水事秩序持续稳定的主责,强化行政、工程、经济、科技、法律等综合治理措施,全力建设和谐流域,开拓了漳河上游有序治理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和谐稳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谱写了漳河上游水利事业发展的壮丽篇章。

统一规划不断完善

多年来,漳河上游局积极解决水事纠纷,成立工作组,分别接管河南红旗渠、跃进渠,河北大跃峰渠、小跃峰渠等6个渠首枢纽,相继完成接管工程的修缮及分水改造,建设新的分水工程。

编制并落实《漳河侯壁、匡门口至观台河段治理规划》(以下简称“97规划”),自1998年起,相继开展了漳河上游治理水事纠纷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和遗留工程建设,历时14年,累计完成投资8645万元,逐步形成引水枢纽工程、分水工程、检测工程、防护工程、管理工程等完备的工程体系。

针对漳河上游河道水资源短缺,上下游、左右岸争水矛盾突出的实际,组织编制了《漳河石梁、下交漳至观台河段综合治理规划》,2017年经海委批复实行,为今后一个时期协调水事关系、预防水事纠纷、维护水事秩序稳定提供了基本遵循。

2022年漳河石梁、下交漳至观台河段综合治理控导工程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并于2023年开工建设,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漳河上游地区水资源调度工程体系,提升漳河水量分配和水资源监控能力,切实筑牢漳河上游水安全保障屏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统一治理持续发力

漳河上游局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全流域水资源问题,围绕建设“幸福漳河”,实施系列工程,在统一治理上持续发力,全力推动漳河上游水利高质量发展。

为强化岸线管理,漳河上游局根据“97规划”,采用现场定线、埋桩方式划定治导线,并实测每根治导线桩坐标,编制治导线图册,为省界滩地资源利用,新建、改建、维修控导工程和涉河工程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拆除易引发水事纠纷的43座丁坝和4座阻水围田坝,新建、加固部分重要部位护滩护地坝控导工程,得到了沿河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

着力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创建水利工程管理示范单位,逐年实施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红旗渠渠首、大跃峰渠渠首等7座渠首工程和21座分水工程、71段河道控导工程,以及河道规划治导线得到了有效维护,保证河道开发有效管控,分水实时监测计量,及时化解水事矛盾,预防水事纠纷。

为做好水量分配和水资源统一调度,建局以来共建设侯壁、麻田、芹泉、粟城4个国家级基本水文站,以及石城电站、红旗渠渠首、红旗渠河口、白芟一道渠、白芟二道渠、白芟渠、天桥渠、跃进渠、大跃峰渠、小跃峰渠等10个专用水文站。2023年海委批复了合漳、邰庄2个专用水文站的项目建设,漳河上游水文站网进一步完善。

为实现直管河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大力推动直管河道生态修复,坚持地方党委政府主导、地方相关部门联动、漳河上游局监督、社会协同、市场参与,2020年开展了漳河张各台至观台河段生态修复治理试点工程,一体推进河道边坡修复、行洪安全、周边环境治理,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漳河全河道生态修复正在有序推进。

统一调度不断优化

漳河上游局牢固树立并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全流域角度不断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能力水平。

优化统管河段水资源配置。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漳河水量分配方案》和水利部批准的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大力推进浊漳河冀豫两省分水,全力推动漳河全线贯通。强化水资源调度全过程管控,滚动调整月调度计划,在每年用水的关键季节对缺水灌区实行分时段轮灌,统筹沿河村庄、水电站与灌区用水,工业、农业、城市与生态用水等不同需求,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组织跨省调水预防水事纠纷。跳出统管河段、以流域为单元预防和解决水事纠纷。每到干旱缺水年份,主动到上游协调调水,预防下游争水矛盾,探索出小流量长历时跨省调水等预防水事纠纷的新途径,上游水库、下游灌区、沿河水电站、沿河村庄广泛受益,受到上下游、左右岸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及时向社会公布分水信息。逐月向三市五县漳河管委会各成员单位及四大灌区发送《漳河上游分水信息》,公布统管河段来水量和各灌区实分水量,实行政务公开、阳光分水,让社会各界知情与监督。平均每年向河南红旗渠、河北大跃峰渠等四大灌区供水6.014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沿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统一管理加速提升

漳河上游局致力建设和谐流域,大力维护全流域水秩序,推动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晋冀豫三省团结治水、依法治水、和谐治水的崭新局面已然形成。

水事纠纷协调机制不断创新。搭建了解决漳河水问题的不同层面工作平台,其中部省级为漳河水事协调小组,市级为漳河管理委员会,县级为漳河上游水事秩序稳定联席会议。同时积极探索各级负责人到地方人大、政协任职,发挥代表履职监督作用。推动统管河段省际水事纠纷调处纳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共同维护漳河水事秩序和谐稳定。

流域水旱灾害共同防御能力显著提高。建立漳河上游“三市四库”防汛抗旱联系制度,搭建流域防汛抗旱信息共享平台,各成员单位实现汛期水情雨情实时共享,有效实施拦峰错峰,妥善应对了“96·8”“16·7”特大暴雨洪水和2021年夏秋连汛,在迎战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全力做好洪水防御各项工作,确保了工程安全、人员安全。

漳河上游河湖管理持续强化。在流域层面全面统筹推动,建立了“党政负责、水利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体系,不断巩固完善漳河上游河长制流域区域协作机制,成功入选水利部2022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首次组织开展“漳河上游三市五县河长联合巡河行动”,持续加强协调联动,进行联防联治。重拳整治流域河湖乱象,实施最严格河道巡查制度,依法加大对侵占河道、妨碍行洪、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漳河上游河湖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沿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水文与水资源管理扎实有效。建设水文与水资源监测站网、水文数据库、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分水提供数据支撑,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成功处置浊漳河突发水污染事件,保护了邯郸、安阳两市的共同水源地岳城水库“一盆净水”。

实行供水计量计价分用途管理。坚持控总量、定额度、管用途,推动水资源刚性约束落实落地。水费分别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上游局与相关市县政府逐年签订供水合同,用经济杠杆促进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

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实施漳河上游水资源监控体系二期建设项目,构建水资源管理和工程调度三级控制体系,实现以闸站计算机监控为核心的远程调度,积极推进数字孪生项目进展,统筹整合全局数据资源,全面提升流域水资源调配管理能力水平。

自身建设提质增效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从严管党治党,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经常开展谈心谈话、警示教育等,层层传导压力。在支部建设上持续发力,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局支部均创立特色党建品牌,形成“幸福漳河”党建品牌矩阵。基层支部和党员在统一管理中发挥着显著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多次荣获“优秀基层党组织”“先锋党支部”称号。

统筹谋划漳河上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厚植事业发展经济基础,成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领导小组、推进漳河流域“四个统一”管理领导小组、漳河上游局加强财务管理和加快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积极推动重点工程纳入海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和灾后重建方案,主导推进泽城西安水电站工程尽快运行发挥效益,切实提升漳河水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新阶段漳河上游水利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规范化管理。注重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秩序,职工队伍精干高效,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氛围良好。持续加强局精神、局文化建设,打造漳河特色水文化品牌,全局上下形成了团结向上、拼搏进取、担当奉献、和谐共赢的文化氛围。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丰硕,连续多年保持全国水利系统和河北省双文明单位称号。

三十年辛勤耕耘,漳河上游局坚持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团结治水,以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发展难题,维护水事秩序,为流域内晋冀豫三省相关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事环境和水资源保障,昔日全国水事纠纷频发的漳河上游正在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三十年成就斐然,令人鼓舞,新征程上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漳河上游局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在漳河上游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弘扬和传承根治海河精神,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奋力开创漳河上游水利治理管理新局面。

 

转载:2023年11月14日海河水利公众号

作者:朱建刚

 

 
     
     
     
     
  编辑:高专